禽病资讯|立秋之后饲养管理
发布时间:
2018-08-17 00:00
作者:
中岸生物
立秋有点儿像“空头支票”,名字挺凉快,但天气依然很热。
俗话说“立秋不立秋,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”。立秋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,尤其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,天气依然酷热,地表热量积累达到高峰,最热的时候到了;而北方部分地区,温度开始缓慢下降,开始出现昼夜温差,所以养鸡人必须要知道立秋后的天气变化,做好相应的日常管理工作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注意预防鸡的“低温病”
夏季气温高,机体容易引起体内HCO3-的丢失,导致鸡钙、磷等矿物质代谢吸收降低,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鸡“低温病”。防治该病必须从日粮上下工夫,应提高饲料中的钙、磷比例,可增加2%的贝壳粉。可以在不增加摄食量的情况下满足蛋鸡对能量的需求,添加0.5-1%的优质油脂,增加饲料的适口性。
注意鸡舍温度
立秋后,外界温度容易出现突然变化、昼夜温差逐渐变大,有时两天内温差可达10℃以上。温度的突然升降,会造成鸡体的应激,导致机体健康紊乱和生产性能下降。
做好灭蚊工作
这个时期蚊子的活动很猖獗,它们不仅通过吸血夺取鸡体的营养、干扰鸡只正常休息,还会传播白冠病、鸡痘等疾病。因此,清除幼虫的生存环境,及时杀灭成年蚊子,对于维持鸡群的健康和高产十分必要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做好饲料管理
夏秋季节交替时期,鸡舍内常常处于温度高、湿度大的状况,特别是南方地区容易出现饲料发霉的现象。因此,防止饲料发霉,必须保证每天让鸡群将料槽内饲料吃干净一次,防止料槽底部饲料变质。
加强光照管理
这个时期的自然光照时间处于逐渐缩短的趋势,它不利于鸡群的产蛋。对于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照明方式的鸡舍,必须及时根据当地天文情况和自己鸡场情况及时调整开、关灯的时间,保证每天光照时间的稳定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注意新玉米的使用
秋季来了市场上会出现大批的新玉米,新玉米水分含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玉米的营养,随着水分的升高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,所以要及时准确调整饲料配比。同时,玉米水分含量高更需要注意玉米的储存,做好防霉措施。
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工作
温度的突然变化会使鸡体的免疫力下降,一些条件性疾病容易在此时发生。由吸血昆虫(如蚊子)传播的白冠病与鸡痘、由败血霉形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、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性鼻炎也都是这个时期的常见病,以及一些由病毒(如新城疫、禽流感等)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也往往是在此时期被感染。
检查抗体滴度有针对性的及时补免
新城疫
禽流感H9
鸡痘
禽流感H5+H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