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妈妈关爱行动-------仔猪断奶后常见问题及对策
发布时间:
2019-05-15 00:00
作者:
田伟普
仔猪断奶是仔猪出生后较大的一种应激因素,断奶后不同的饲养管理水平,将直接影响到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。较差水平的饲养管理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(严重增长了生长停滞的时间)、腹泻、诱发发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(PCV-2)等一系列疫病,最终造成断奶仔猪较大比例死亡等。对于养猪场,必须熟知仔猪断奶的生理特点及常发疾病等问题,并根据猪场硬、软件现状寻找理想的解决方案,猪群如有异常,望下述内容能帮助减少相应的损失。
一、断奶仔猪常见的问题
1.1生长停滞(或负增长 )
仔猪由于断奶应激,其营养来源由母乳流动性液体食物,转变成难消化的固体饲料,导致断奶后的前几天内采食量很低,个别场断奶仔猪日采食量还不足80g,其远远满足不了仔猪的生长需求,造成仔猪体重不仅不长,反而下降,这种现象在饲养管理水平较好的猪场只需2~3天,但我国平均的饲养水平需5~7天的时间,之后,仔猪体重才会正生长。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生长发育状况会影响到其一生的生长性能,断奶仔猪生长停滞的过渡期越短,相对出栏时间越早。
1.2腹泻
断奶后的仔猪,原有每小时左右一次的有规律的摄食活动中断,随着断奶时间的延长变得饥饿,开始采食不易消化的固体日粮。结果食物在胃或十二指肠中没有停留足够的时间,没有经过充分的杀菌与消化就进入了小肠,引起肠道堵塞,这时致病菌细菌开始大量繁殖,使小肠绒毛变短并萎缩,体内水分就通过肠壁细胞进入小肠,最终导致仔猪腹泻/脱水。
1.3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
主要侵害断奶1周以后仔猪,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,消瘦、被毛粗乱、皮肤苍白和呼吸困难,有时腹泻和黄疸等。早期常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、眼睑水肿。在饲养管理较差时,如通风不良造成的空气污浊、饲养密度大、混养以及感染其他病原等因素时,病情明显加重,一般病死率为10%-30%,但常常由于并发或继发细菌(链球菌、副猪嗜血杆菌等)或病毒(蓝耳等)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。
二、发病原因
2.1仔猪生理特点
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良,断奶仔猪胃酸分泌十分有限,一般到8周龄以后才会有较为完整的分泌功能。这种情况影响了8周龄以前仔猪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充分消化。哺乳仔猪因母乳中含有乳酸,使胃内酸度较大。仔猪断奶后,胃内PH值则明显提高,仔猪消化道内酶的分泌量不足,但随消化道的发育和食物的刺激而发生重大变化。其中碳水化合物酶、蛋白酶、脂肪酶逐渐上升。
2.2仔猪消化正常菌群的变化
哺乳期间仔猪消化道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,它可降低胃肠受营养物质的破坏,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及毒素产生,提高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,防止因致病菌造成的消化紊乱和腹泻。乳酸菌最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。断奶后,胃内PH值升高,对乳酸菌的生长环境逐渐变得不利,病原致病菌大量繁殖,正常的肠道菌群受到了严重破坏,最终导致腹泻发生。
2.3仔猪的免疫状态
新生仔猪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,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达到高峰,然后抗体滴度逐渐降低。断奶后母源抗体滴度较低,而主动免疫系统不完善,断奶后易造成空窗期,此期间仔猪容易致病原感染发病。
2.4应激反应
仔猪断奶后,因离开母猪,在精神和生理上都是一种强烈的应激,再加上环境改变,对新环境不适应,如猪舍温度低、湿度大、有贼风等,从而导致仔猪发生条件性腹泻。
三、解决方案
3.1饲养
仔猪的生长非常快,仔猪出生后3周的增重主要靠母乳,3周龄后,单存的母乳提供的营养物质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,为了训练仔猪消化系统能尽快的消化和利用饲料,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,也为了缩短生长停滞的时间,必须做好哺乳仔猪的教槽工作,训练的越早,开食越快,采食也越多,消化能力越强,为仔猪断奶后的饲料过渡打下基础。
3.1.1合理选择日粮原料
选择合适仔猪消化生理特点的教槽料或饲料原料,是配置高质量断奶仔猪日粮、提高断奶后采食量、提高生长速度和减少下痢的重要条件。原料包括脱脂奶粉、乳清粉、乳糖、喷雾干燥血浆粉(非瘟时期注意动物性原料)、优质鱼粉、膨化大豆等。
3.1.2使用酸化剂
仔猪消化道酸碱度对日粮蛋白质消化十分重要。研究表明,在3~4周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酸,可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的转化率。如:柠檬酸、延胡索酸和丙酸。
3.1.3使用酶制剂
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目的,是为了弥补断奶后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下降。
3.1.4适量铜、锌的添加
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量的铜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。添加量一般为0.02%~0.05%。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锌具有和铜相似的作用,除能够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外,还能防止仔猪下痢。
3.2管理措施
3.2.1断奶仔猪产房留养
断奶仔猪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很差,尤其是温度变化。仔猪断奶后,将母猪赶走,让仔猪继续待在原圈饲养一周以上,可以减少断奶应激程度。
3.2.2舍温要适宜
刚断奶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,刚断奶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8℃左右。一般仔猪体重越小,要求的断奶环境温度越高。据报道,断奶后日温差温差高于8℃时,仔猪就会发生腹泻和生长不良现象比例就会上升。
3.2.3适宜的湿度
应该保持仔猪舍清洁干燥。潮湿的地面不但是动物被毛贴于体表,而且破坏了被毛的隔热层,使体温散失增加,原本热量不足的仔猪更易受寒和感染疾病,可采用干粉消毒剂降低舍内湿度。
3.2.4防贼风
俗话说:“不怕狂风一片,只怕贼风一线”。贼风会导致感冒等疾病。并且有研究表明,暴露在贼风条件下的仔猪,生长速度减慢6%,饲料消耗增加16%。
3.3防控措施
对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,可使用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,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可在母猪产前30天或每年3次肌注“元芷优”2ML/头,常规免疫:仔猪在14日龄左右肌肉注射“元芷优”2ML/头;圆环病毒病感染压力较大的猪场:仔猪14日龄间隔2~3周各1ML/头肌注免疫来防控。
仔猪断奶时使用强力霉素100PPM+80%支原净125PPM+阿莫西林150PPM药物添加到饲料中饲喂进行预防。